——“五一”面授現場報道
(通訊員 申麗娜 報道)4月29日—5月1日,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網絡藝術教育學院在北京鴨和鵝農莊舉行“五一”面授,三屆學員共二百多人參加了這次面授。
29日晚由趙春秋院長講授理論課《筆墨隨時代,借古以開今—論冰雪山水的傳承與創新》。整堂課講了四個小時。主要講了以下內容:雪景山水的起源;歷代冰雪山水畫的講解與賞析;嵌雪法和樹的表現形式研析。課上趙春秋院長詳細講解了冰雪山水在畫法上的繼承、發展和演繹。
30日是現場教學課。趙春秋院長現場畫了一張四尺橫幅雪景山水作示范。他先從構圖開始講解示范,要求在畫前要“成竹在胸”,構圖要有“龍蛇之氣”。既要開闊有氣勢,也要靈動不死板。隨后分別對山水畫的各組成要素的畫法技巧和要點進行了講解示范。從畫石頭開始,要求做到“筆筆生發,因勢象形”。強調注意石頭的結構走勢,石頭的大小塊相間等。樹是山水畫中重中之重,畫樹時應注意用筆的提按頓挫,做到用墨單純、用筆豐富。學會運用“123”法則,畫出樹的姿態美。注意樹與樹的間隔和呼應。對于房子的處理,既要注意屋頂積雪的畫法與屋后墨色的處理,也要注意房檐下如何用雪地皴筆法倒著畫。
趙春秋院長特意提到雪景中籬笆門的處理,強調用筆要畫得靈活瀟灑。對雪地皴如何調墨也特別進行了演示,著重強調了雪地皴“畫的是不要的,要的是不畫的”的畫法要點。
對于“上色”的問題,強調要用淡赭石,既要做到“色不礙墨,墨不礙色”,同時也要增加厚重感。對遠山的表達和刻畫,強調要注意山的走勢和形狀,要符合整幅畫的格調和氛圍,要畫出意境。最后,趙春秋院長應大家的要求,對船和“掏樹”的畫法作了單獨講解和示范。
5月1日,邀請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張連仲講授寫意花鳥的畫法技巧。分別對麻雀、樹枝、小雞、牡丹的畫法進行了講解示范。根據自己多年的繪畫經驗與創作感受,要求大家要多觀察生活,擅于從實物中總結畫法技巧。
三天的授課,本著“帶著問題來,解決完問題去,不帶問題過夜”的宗旨進行教學,老師耐心細致的講解讓學員受益匪淺,學員們學習勁頭熱情高漲,授課時擠得密不透風。他們表示此次面授不虛此行,回去后要多學多練多出好作品。
趙春秋院長講授理論課《筆墨隨時代,借古以開今—論冰雪山水的傳承與創新》

現場教學課



掏樹示范

雪地皴怎么調墨,手把手的教


中國冰雪藝術研究院特聘教授張連仲給大家講寫意花鳥的畫法技巧



認真聽講

邊聽邊練習
 
老師在和大家課間交流

班主任李文肖老師示范雪地皴
|